加国大学跟国内大学大不同
近年来加拿大留学很受中国留学生欢迎,不过很多计划去加拿大留学的学生经常会问到加拿大大学与国内大学相比有哪些不同,下面由优移留学讲解一下吧!
加拿大大学的分类
中国大学分 " 一本 "、" 二本 "、" 三本 ", 加拿大大学也分三类。但中国大学是按水平分类,加拿大不是,他们是按大学的规模和办学目的分类。
加拿大的大学分为 " 医学博士类 "、" 综合类 " 和 " 基础类 " 三大类别。
-
医学博士类大学规模最大、学科最全,以学术研究、培养高端学位人才为己任;
-
综合类大学同样是广设硕博学位,但术业有专攻,可能学科设置不像前者那么齐全;
-
基础类大学的办学宗旨很明确,以务实的本科教育为主。
这种分类方式,与大学的教育水准并无绝对的关系。医学博士类大学的门槛未必就高;综合类大学中也不乏北美名校;基础类大学毕业的,不一定就不好找工作。
很多学生困惑出国留学应该选择哪类大学,其实这个就要取决于是想干什么了。想本科毕业后容易找到工作,综合类和基础类大学兴许是明智之选;如果想一路本、硕、博地读下去,当然是医学博士类大学的起点更高。
加拿大大学的地方化
加拿大的大学主要都是公立大学,也就是政府出资办的。加拿大实行省管教育,各公立大学都是各省出钱、各省管理。也就是说,加拿大没有 " 国家级 " 的大学。
因为是各省自己办的大学,所以加国大学有非常明显的地方化倾向
-
学科设置会与本省的经济布局相适应
-
本省的中学生一般都会首选报考本省的大学
-
本省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对本省大学的毕业生有一定的倾斜
BC 省媒体上发布过一个调查报告,就本省各所中学应届毕业生升入 UBC、SFU 这两所 " 名校 " 的人数进行排名。你看他只拿 UBC 和 SFU 说事儿,却不提多大、麦吉尔、滑铁卢等其它加国名校,因为那些学校都不是 BC 省的。
国内上高中的孩子,曾经去加拿大偏僻的大西洋省份 " 游学 ", 与当地的学生交流,发现当地孩子大多数都对去安省、BC 省读大学不以为然:家门口就有挺好的大学,干嘛要跑那么远呢?
加拿大大学的 Co-op 课程
与国内的客户朋友聊天,这些客户都有孩子在加拿大上学,或是正打算把孩子送去加拿大留学,所以他们对加拿大的大学多少有一点儿了解。我们发现他们心目中的加拿大第一名校,既不是多伦多大学,也不是麦吉尔大学,更不是 UBC, 而是滑铁卢大学。
一个人、两个人这么说,觉得是偶然,遇到的几个人都这么认为,这不得不对滑铁卢大学另眼相看。
按照前面提到的分类,滑大属于综合类大学,并非是加国大学中的巨无霸,但是,滑铁卢大学之所以能名动华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校独创的 Co-op 课程。
所谓 Co-op 课程,是大学与各大知名企业合作,学生半工半读(准确说是1/3 " 工 "、2/3 " 读 "),使学生有充分的实习机会,在大学期间就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Co-op 是一种目的性非常强的大学教育模式," 学以致用 " 这个词,在这种模式下算是发挥到了极致。
加拿大其它一些大学也开有 Co-op 课程,但与滑铁卢大学均不在一个数量级上(Co-op 课程第二多的加国大学,是 SFU)。而且与滑大合作的企业,多是安省工商业豪门(安省是加拿大经济大省,也是加国金融中心多伦多市所在的省份)
所以该校 Co-op 学生的就业前景无限光明。滑铁卢大学名气最大的 Co-op 专业,是 " 精算 " 和 " 计算机 ". 另外,该校的土木工程类专业也颇受青睐。
进入加拿大大学的主要途径
中国人考大学,是万人过独木桥、自古华山一条路。加拿大不是,他们录取大学生的方式,要灵活得多,当然他们最 " 主流 " 的招生模式,也是从中学毕业生中直接 " 招考 "。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 " 偏门 ", 允许学生们 " 曲线救国 "、拐弯抹角地进入理想的大学。这就是从社区学院或其他大学转校过来。
中学成绩不足以让学生进入理想的名校,没关系,可以找一所社区学院或门槛低一点的大学先上着,只要你在社区学院或大学里的成绩达到了名校所要求的标准,你仍有机会转入名校。
另外,加拿大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留学目的地国之一,他们的国际留学生数量庞大。
以留学生的身份进入加拿大大学,英语 " 雅思 " 成绩是硬指标。
加拿大大学的专业和学位
加拿大大学、至少是大部分加拿大大学,他们一年级是不分具体专业的,只是有个大致的分科,比如 Science、Arts、Engineering、Applied Science 等等。
一年级只学基础课。至一年级结束,根据学生的成绩和意向,二年级以后的课程才会区分出专业方向。
加拿大大学的专业设置也很灵活,学生有很大的自主选择余地。比如前面提到过的 " 精算 ", 在滑铁卢大学是作为一个本科专业出现的,但是在 UBC, 那就是 " 应用数学 " 学科下面的一个专业方向。
就拿 " 应用数学 " 为例,学生可以在数学教育、计算机数学、金融数学、统计数学等多个专业方向中做出选择。再比如你选了金融数学,你还可以选择主修数学、兼修金融,或是数学、金融双主修等方式。所有这些差异,往往只是在课程选择上有所不同。
加拿大大学的本科学位也与国内有所不同。还拿数学专业举例子,比如 UBC 的数学学院,他既可以颁发理学学士学位,也可以颁发文学士学位以及应用科学学士学位。大方向都是学数学的,但拿哪种学士学位,与你的具体的专业方向和课程选择有关。
另外在普通学士学位后面,加拿大还有个 " 荣誉学士 " 学位,一般需要在正常的本科课程后加学一年,才可以拿到这个学位。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普通学士学位就够了,荣誉学士学位只是锦上添花。
但是,在加拿大进一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这个荣誉学士则是必经的一步台阶。
加拿大大学的医学院
前面介绍加拿大大学的分类,提到其中有一类大学叫做 " 医学博士类 ", 是说这类大学有授予 " 医学博士 " 学位的资格。要想去加拿大学医,只能去这类大学了。
不过在加拿大学医可不容易。首先,加拿大对大学里的医学院实行 " 保护主义 ", 多数情况下只录取有加拿大国籍或是有加拿大永久居民资格的学生。也就是说,加拿大的医学院基本上不录取国际留学生。
另外,即使是那些医学博士类大学,你在他们的本科专业列表中也找不到 " 医学 " 这个专业。在加拿大,医学属于学士后专业,想进大学里的医学院,你先得拿到一个相关专业的本科学位,比如 " 生命科学 " 之类的,然后才有资格申请医学院。
3 到 4 年的本科,加 1 年的荣誉学士,再加 4 年的医学院苦读,这才能拿到医学博士学位。要不怎么在英语里," 医生 " 跟 " 博士 " 是同一个词儿呢,在他们那儿,医生一定都得是博士。但是拿到医学博士学位还不算完,作为一个合格的医生,还得考下行医执照,并且在医院当三、五年的临床实习医生。在加拿大,培养一名医生得十几年的时间!
加拿大大学的校区
加拿大很多大学都有不同的 " 校区 "(Campus),比如多伦多大学就有圣乔治、士嘉堡、密西沙加三个校区;UBC 也有温哥华、奥肯纳根两个校区。
他们大学这种分区,不能简单按 " 本校 "、" 分校 " 来理解,而且事实上他们也就是叫 " 某某校区 ", 而不是 " 某某分校 ".
但是必须承认,一些加拿大名牌大学,其不同校区颁发的毕业文凭,其含金量是有差异的。
拿 UBC 来说,她的温哥华校区,要比奥肯纳根校区难进得多,学习压力也大得多,当然牌子也硬得多。不过,在奥肯纳根校区取得好成绩,经过申请,是有机会将来转进温哥华校区的。当然也有的大学只是把某些院系放在另一个校区里,这种校区划分,与上面讲的就不是一回事了。
加拿大大学的学习压力
大家都说在中国读中学受罪,上大学倒相对轻松。但在加拿大正好反过来。
加拿大的公立中学是平民教育。把学生送入大学,并非是加拿大公立中学的唯一目的,甚至不是主要目的。你再优秀,他也不会专门为你拔高儿,你也得 " 屈就 " 与那些将来的卡车司机、伐木工人、餐馆跑堂们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学同样简单的东西。
但加拿大的公立大学、特别是那几所国际知名的名校,则实行的是精英教育,他就是培养高端人才的。如果你有幸进入这样的大学,那么与你坐在一起上课的,是来自全世界的人精。
这样一来,从加拿大的中学进入加拿大的大学,要上一个很大的台阶。
从平民教育环境转入精英教育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而这个过程,会让学生们倍感压力。俺曾经在温哥华飞北京的航班上与邻座的两位留学生聊天儿,她们是 SFU(西门菲沙大学)商学院的学生,两人一学期都只选了三门课,但仍觉得压力巨大,直言累死了。
饶是如此,加拿大大学仍属于 " 宽进严出 " 那种,第一学年结束后,会有一个相当大的淘汰率,据听说会达到 15% 到 20% 左右。
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被淘汰,而同时又会有大批学生从其他大学或学院转进来。这就是加国名牌大学大浪淘沙的过程。
加拿大大学的校园生活
像多大和 UBC 这样的巨无霸大学,因为学生数量庞大,他们一般只能保证一年级的学生入住校区内的学生公寓。二年级以后,你就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住宿问题了。
大学里有若干餐厅,还有不少进驻校园的北美餐饮连锁店。学生们的餐费由学校统一收取后打进学生卡里,学生们凭卡消费,一卡通,可以吃遍全校。
大学在收取学费的同时,还会收取一笔 " 学生费 ", 这个费用是包干的,学生们在学校里游泳、打球、滑冰、健身,凭学生卡不再另收费用。
加拿大大学实行学分制、走班制,学生们没有固定的班级、教室,再加上他们在课程选择、学习进程安排等方面具有巨大的自主性与灵活性,所以即使是学同一专业的同学,也不一定有太多的接触机会,因而难以形成国内那种稳定、亲密的大学同学关系。他们大学同学之间的亲密关系,更多的是通过校园内的社交、社团活动而建立起来的。
加拿大大学的假期
加拿大的大学也有 " 寒 "、" 暑 " 两假。他们的寒假很短,一般是从 12 月份中下旬开始,放到元旦后开学,加起来 3 个星期左右。
但是,加拿大大学的 " 暑假 " 无比漫长。很多学校的学年期末考试在 5 月初就结束了,考完最后一门课就放假,而假期要到 9 月初才结束。整个暑假长达 4 个月。
学校放这么长时间的暑假,是有目的的:
-
目的一:上课。加拿大大学没有固定的 " 四年制 " 说法,几年拿下本科学士学位,取决于每学期选课选的多少,选的多,三年即可拿下本科学历;选得少,五年也未必毕得了业。一般来说一学期选 4、5 门课属于正常,再多选,可能压力就比较大了。为了帮助学生们加快学习进度、攒学分,大学在暑假期间也会开设一些课程。这样,学生们在完成学期内所选的课程之后,还可以在暑假期间再学一两门其它课程。
-
目的二:打工。加拿大大学的一学年学费,大约在一万加元左右(指加国本国学生,留学生学费要翻倍甚至更多),
-
食宿费再加上杂费,每年至少还得一万。一年两万加元,即使是对走了一百多年资本主义道路的加拿大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
很多加拿大学生都是不要家里资助,凭着自己课余打工挣学费的。漫长的 4 个月暑假,正是学生们打工的 " 黄金季 ".
-
加拿大劳工部门统计失业率,其中有一个子项就是 " 学生打工失业率 ", 说明加拿大全社会对学生打工非常重视。
Tip: 想了解更多移民咨询,请登录优移微信号:AEIS1999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