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留学奥地利

 

好处

 

多语言环境

出国留学既可丰富知识之余,更能体验不同的生活与文化,扩阔视野。

 

费用低廉

奥地利的教育是由政府资助,因此公立大学每年学费低廉,至于食宿、交通等生活费则平均每月港币五、六千元。大学生更可于课余时间每周兼职十至二十小时。

 

多语种环境,胜人一筹

毕业生一般能操流利的德语、普通话、粤语和英语,大大提升竞争力。

 

留学概况

 

位于中欧的奥地利属欧盟国的一员,学历获国际承认,首都维也纳的生活质素于全球排名首位,当地治安亦是世界性公认最好的国家之一,都能给予家长信心让子女前往当地留学,奥地利属于德语系国家。

 

近年奥地利不少大学开设英语授课课程,其学费更是英美地区的三分之一,因此愈来愈多受到准留学生的关注,以维也纳MODUL University Vienna 大学为例,主修旅游和酒店管理的工商管理学士课程,三年学费为二万五欧元(约十七万人民币,学生更可参与为期四至六个月的工作实习及到其他欧美大学交流一个学期。至于生活费每月也只需大约4至6千人民币,当中已包括住、食、交通和医疗保险,学生更可于课余时间每周兼职十至二十小时,既能减轻生活负担,更可深入体验当地生活。

 

大学推荐

 

维也纳MODUL大学

  • www.modul.ac.at

  • 大学全称Modul University Vienna,是一所国际性的私立大学,由维也纳总商会营在2007年创办。它在旅游及酒店管理、新媒体技术、公共管理、可持续发展范畴提供最先进的本科和硕士课程(国际旅游管理理学硕士,可持续发展和工商管理硕士课程)。

  • 维也纳MODUL大学位于Kahlenberg山上,那里能饱览奥地利首都秀丽、壮观的景色,更可以享受维也纳做为国际音乐之都的文化氛围。

  • 学校推行小班教学,国际学生较少,中国学生不超过10人。

 

入学要求

  • 文凭课程,雅思5.5及近三年成绩

  • 大学预科,雅思5.5及近三年成绩

  • 学士课程,雅思6.0及近三年成绩

 

留学提示

 

  • 奥地利温差大,即使是夏天的晚上也比较冷,最好准备长袖外套。冬季白天气温也只有零度左右,务必穿着防寒保暖的衣服。

  • 奥地利属于欧元区,留学生外出时前最好准备一个零钱袋,因为2欧元以下都是硬币,而且一般小物品用硬币就可购买。另外,100欧元以上的纸币,商店基本都不收,所以化整为零比较方便。

  • 在餐厅用餐一般不需要给小费,或者结账的时候,把找回的零钱作为小费,也是可以的。

  • 奥地利公共交通不定期查票,城际火车一般是要查票的。

 

文化

 

音乐

  • 奥地利有音乐王国之称,奥地利人是具有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的民族之一,其音乐生活极其丰富,音乐表演艺术人才辈出。其首都维也纳从18世纪起成为了欧洲音乐文化中心之一,素有“音乐之都”的盛名。几世纪以来音乐一直都离不开维也纳,与它紧紧相连。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奥地利维也纳音乐艺术学院是欧洲现存的最古老的音乐艺术教育机构。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

 

文学艺术

  • 奥地利文学的开端追溯于一部1150年左右创作的诗集,它来源于施蒂里亚的福劳修道院里。12到13世纪,伴随着宗教文学,出现了骑士和宫廷文学。瓦尔特.冯.德尔.福格尔魏德的创作标志着骑士和宫廷文学发展的高潮。产生于1200年左右的《尼伯龙根之歌》是欧洲文化区域内流传下来的,影响最大的史诗之一。被称为“最后一个骑士”的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1459-1519)特别推动了戏剧艺术和舞台演出的发展。他本人也从事文学创作。17世纪盛行的豪华歌剧和讽喻性节日戏剧常常是在整个宫廷的参与下演出的,它们也带来了迄今依然活跃在乡村耶苏受难剧和狂欢节滑稽剧中的大众宗教戏剧的繁荣。早在16世纪,就出现了由天主教修道会推广的原罪剧。作为宗教内容的传授者和最广大民众阶层的教育承载者,这种原罪剧直到17世纪依然起着作用。直到当今,奥地利的艺术和文化始终带有巴洛克的印记。在这个时期,奥地利成了欧洲戏剧文化的一个中心。

学制

 

奥地利中学

  • 自1740年实行义务制教育,教育水平高,教学设施先进,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和模拟式教育、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学生的义务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之高中毕业。

  • 奥地利中学分为国力和私立,私立学校的教育水平和生活条件略高于国立学校。奥地利各个学校有自己的特长及培养方向:如音乐、语言、绘画等等。

  • 另外,高中阶段还有经济类、旅游类或技术类的专业高等中学,学生可以提前进入专业课学习。

  • 寄宿生在校生活条件很好,有生活老师照顾,学校管理严格,对学生的食宿和日常生活安排得很好。

  • 奥地利中学的学制为八年,低级和高级阶段各为四年。除部分专业学校,均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

  • 每年九月至第二年的六月为一个学年。每周上课六天。奥地利的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报名进入奥地利和其他欧盟成员国的任何一所大学的任选专业学习,而不必再经过高考。

 

奥地利大学

  • 世界著名学府维也纳大学是德语区国家最早的大学之一,她的课程设置严谨,要求高,曾经培养出27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 奥地利大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没有开设本科学位。学生大学毕业即获得硕士学位或专业学院硕士学位。

  • 学习期间均采用学分制,硕士学位的学制一般为六至八年(视学生学习进度而定)。

  • 专业学院硕士学位学制一律为四年。凡是获得大学毕业文凭的学生,均可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 奥地利绝大多数教育机构是国立的,少数为私立院校。

  

奥地利的音乐院校

  • 奥地利系世界著名的音乐之国,设有众多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音乐教育机构水平均较高。不仅本国学生愿意就读此类学院,而且每年吸引了很多外国的学生到维也纳就读。

  • 维也纳音乐大学是世界音乐学生最向往的深造学府,为世界音乐界培养了众多的音乐家。维也纳有许多音乐学院,如布雷纳、舒伯特音乐学院等。

  • 奥地利音乐大学和中学分为国力和私立两种。国立音乐大学需要到奥地利参加每年两次的专业考试,录取后才可以攻读各种学位课程。

  • 在奥地利攻读私立音乐学院授课内容与公立音乐大学类同,需要交纳少量的学费,但一般不需要到奥地利进行专业考试再决定是否录取。

 

习俗

 

  1. 在奥地利到主人家作客或应邀赴宴,可着深色装,也可着浅色装;较正式的重要场合(例如有较重要的人物参加)应着深色装,以示庄重,参加婚礼或生日庆祝活动可着浅色装;听音乐会、看歌剧须着深色装。宴请可分为工作宴请和私人宴请两种。如系工作宴请礼物可免;私人宴请则需带礼品。

  2. 奥地利的餐馆以“鸽子”作为餐馆的星级标志。“鸽子”越多,餐馆越高级,最高为四星级。

  3. 在奥地利,绿色最令人喜爱,包括许多服饰品也都使用绿色。比如,有灰色的法兰绒西装,特意用绿色边儿。狩猎装多半使用绿色。

  4. 奥地利人热情、和蔼可亲。在公共场所,奥地利人即使是和陌生人相见,也打招呼。和主人交谈时,不要主动议论钱、宗教或政治之类的话题(除非主人先谈起)。奥地利人喜欢别国人知道自己民族的特性和谈论自己的成就。

  5. 奥地利的商务礼俗,宜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奥地利商人相当正规、严肃,尤其是首都维也纳,令人觉到一种莫扎特、贝多芬、斯特劳斯等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在此活动过的、王朝风格的气氛。

  6. 奥地利人的姓名一般由两个词组成,第一个是名,第二个是姓。姓名另有三个词组成,一般为双名或双姓。平辈之间称呼时,一般相互称姓,只有在家庭内部和好朋友之间才称呼名字。有学识和地位的人一般喜欢人们称呼他们的学衔和官衔,如部长、博士等。

  7. 如果奥地利人的名片上印着好几个头衔,则务必问清楚那一个是最重要的。与奥地利人通信更是要小心,必须正确无误地冠上他们的真正头衔,有的人的姓名中夹有“VON”,表明他的家庭历史上曾经有贵族。

  8. 奥地利妇女结婚后改姓夫姓,即使是离婚或改嫁后也保持着原来丈夫的姓氏,因而切莫以姓氏来推断妇女的夫姓,枉加称呼。

 

气候

 

奥地利的气候特征为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夏季气候温和,6-8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0℃左右,但昼夜温差较大,平均最低气温为6-9℃左右。此时也是奥地利全年降雨最多的时候。每年11月至来年3月是奥地利的冬季,气温较低,首都维也纳最冷的1月平均最低气温为-10℃左右,平均最高气温10℃。阿尔卑斯山区冬季更为寒冷,维也纳西部边境城市萨尔斯堡、南部边境城市克拉根福两地1月平均最低气温皆达-16℃左右,平均最高气温9℃左右。

费用

 

文凭课程

  • 12,000欧元 (2年)

大学预备课程

  • 5,200欧元 (5个月)

学士

  • 31,000欧元 (3年) / 43,000欧元 (4年)

硕士

  • 24,000 - 25,000欧元 (2年)

博士

  • 45,000欧元 (4年)

生活费

  • 约700欧元/月

国家概况

 

奥地利意为“东方的国家”,是欧洲著名的山地国家,主要河流为多瑙河。

 

奥地利位于欧洲中部,阿尔卑斯山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奥地利不仅是中欧大陆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交通枢纽,而且水力,森林,矿产丰富,经济发达,石墨,菱镁矿储蓄量居世界前列。

 

奥地利旅游业发达,阿尔卑斯山脉是登山爱好者们的理想去处,大大小小数百个湖泊散落在各处,超过四成的森林覆盖率和大面积的草场牧场把奥地利打扮成了绿色的海洋。

奥地利素有“欧洲心脏之国”和东西方“十字路口”的美称,也是欧洲的文化中心。

 

尊尚历史的人们,可以在首都维也纳缅怀奥匈帝国的盛世;热爱音乐的游客,则可探访音乐家的故居,聆听一场难以忘怀的音乐会。

 

特色节庆

 

国庆日(10月26日)

水仙花节

  • 巴特奥塞水仙节是奥地利规模最大的以鲜花为主题的民间节日,节日期间选出当年的“水仙公主”,并举行花车、花船游行。

中世纪节

  • 在奥地利南部克恩顿州一座名叫弗里萨赫的阿尔卑斯山区小镇,弗里萨赫始建于中世纪,是克恩顿州的第一座小镇,也是奥地利当年南北商业通道上的必经之地。从1996年开始,镇里的居民逐渐形成一个传统:在每年7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举行为期3天的“中世纪节”,以纪念这座古镇的建立。节日期间,镇上一切现代化的痕迹都用麦草、麻袋等物遮挡,全镇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穿上中世纪的服装,全方位模拟那个时代的生活。

丰收节

  • 丰收节原是当地农民略带宗教感恩色彩的庆祝丰收活动,如今成为一个农民展示自己产品、促进本国农产品销售和流通的舞台。

土豆节

  • 格拉斯的土豆节始于1997年,如今已发展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秋季商品交易和美食节日。每年10月第一个周末的土豆节都能为这座仅有1400位居民的小镇吸引至少1.3万游客。

 

饮食

 

奥地利菜溶合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特点,牛排、肉丸、加上黄油等调味烹调出高热量的美食,当地人喜欢就餐时喝一点白葡萄酒,可以增加菜香并且解腻。如果吃不习惯这种西餐,也可以找机会坐坐,喝一杯咖啡或是吃一份甜品也很享受。

维也纳巧克力杏仁蛋糕

  • 以奥地利首都命名的蛋糕,名字起源于奥地利最好的宾馆之名。由于维也纳巧克力杏仁蛋糕有着使用可口的牛奶巧克力和甜美杏仁制成的外层,以及铺满碎杏仁和可可亚的内层,因此整个蛋糕吃起来口感既甜美又细腻。

苹果卷

  • 用苹果、面包屑和葡萄干用薄面皮 包成卷后在烤箱里烤制成。

千层酥

  • “千层酥”是更适宜家庭制作的维也纳甜点,原材料和馅料都可以直接买到,只要稍许加工就可以完成。除了味道,甜点也可以是视觉上的享受,所以如何把它做得富有美感,则需要花费一番想象力和创造力。

维也纳炸牛排

  • 维也纳炸牛排外皮酥黄、内肉嫩滑,分量十足,再伴随有醇香四溢的德国白兰地,十分美味。

沙河蛋糕

  • 起源于1832年某王子的家厨所做的一种甜美无比的巧克力馅。这种巧克力馅当时深受皇室喜爱。后来,一家贵族经常出入的饭店便推出了以这种巧克力涂抹的内裹杏仁及果酱的巧克力奶油蛋糕。现在,沙河蛋糕已经成为了奥地利的国宝级点心。

碳烤自然猪佐奥地利南瓜籽油

  • 选用有机饲养的自然猪原味碳烤,品尝其肉质之香甜原味,再佐上世界公认顶级有机南瓜籽油,尝见香气混合的另类风味,为一道养生美食。

奥地利大饼

  • 松脆薄嫩,入口即化,奶香溢口

“莫扎特”牌巧克力

  • 地道的莫扎特巧克力要属位于萨尔斯堡的正宗莫扎特巧克力,但仿冒之风使奥地利到处都卖这样的巧克力,政府也无能为力。“元祖莫扎特”纯手工制造,放在室温下极易溶化,当然只有到萨尔斯堡的本店才买得到。凡吃过“元太祖莫扎特”巧克力的人,无不称赞其滋味甜美,浓香馥郁。

bottom of page